背包客 发表于 5 天前

50岁,我终于逃离了质量经理岗位

50岁,我终于逃离了质量经理岗位
         最近刷到一篇帖子,一位50岁的质量人讲了她辞掉质量经理岗位的故事。她说,她不是被辞退,也不是退休,而是在一次彻夜审核后的凌晨,突然崩溃,心跳紊乱,眼泪止不住地掉。那一刻她意识到,再不走,可能就真的倒在办公室了。她说:“我的人生悼词,也许只有一句话:这个人,一生玩命,然后把自己累死了。”我读到这里,心口一紧。她的经历,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无数质量人的缩影。这不是一场离职,而是一场告别——告别那个不被理解、不被善待、却始终拼尽全力的自己。
       一、这份工作,我尽力了,它却从未善待我她说自己从QC一路干到QA、质量主管,再到质量经理,整整二十多年。她经历过客户退货、审核失败、体系崩溃;也见过合格率数据造假、会议室里的争吵、凌晨三点还在写报告的自己。她不是不认真,而是太认真;不是没能力,而是责任压得太重。她说:“做质量,没有人是轻松的。我们不光要发现问题,还要背下责任;不光要协调各方,还不能得罪任何人。这个岗位,就像一堵墙——出事了挡在前头,没事了站在边上。”她扛过了很多,但她也被这份工作,慢慢掏空了。
       二、你以为是热爱,其实是被驯化的责任感她曾以为自己是热爱这份工作的。但离开之后才明白,那不是热爱,而是一种长期被强化的“不能出错”、“不能示弱”、“不能停下来”的心理惯性。她说:“我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流程有漏洞,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我们质量部。我把这当成一种信仰,但现在回头看,更像是一种病。”很多质量人都有这种“完美控制”的执念。但一味承担、一味较真,往往换不来感激,换来的,是透支和孤独。
      三、中年质量人最怕的,是“醒得太晚”她五十岁离开那个岗位,有人觉得她可惜,有人觉得她疯了。但她说,这是她成年后第一次为自己活。她开始学花艺、读书、遛狗、陪伴父母和孩子。她不再在深夜接电话,不再为客户的抱怨内疚,不再因为一个批次的缺陷焦虑一整晚。她说:“我不是放弃工作,我是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价值,不只在那张岗位说明书里。”这句话,说出了太多人的心声。我们常以为自己要撑到最后,才算赢。可有时候,能全身而退,才是真正的清醒。
       四、质量人的归宿,真的只是被熬干吗?在很多企业,质量岗位始终处在尴尬的边缘:上不能决策,下不能执行,中间全是责任。我们埋头守流程、查缺陷、应对审核,但常常看不到希望的尽头。许多人都问,质量人的未来在哪里?还能转行吗?还有成长空间吗?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不是“去哪里”,而是“要不要一直这样活下去”。我们有没有勇气,暂停这一场看不见终点的自我消耗?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方式,把自己的专业经验,活成另一种人生?
      五、写在最后那位质量经理说,她离开后最大的收获,不是休息了多久,不是少了多少压力,而是终于学会不再强迫自己“有用”、不再把别人的认可当成活下去的证明。她终于明白——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守住一份工作,而是为了守住自己。我们总以为,自己撑下去是为了公司,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习惯了不被看见,还在硬撑。如果你也是那个总在背后补漏洞、承担责任、不敢出错的人——你不是懦弱,你只是太久没为自己考虑过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愿你有勇气,把自己从“必须撑住”的陷阱里,拉出来。不为别人负责,只为自己活。

质量探索路 发表于 4 天前

已经从质量经理改去干工程师了,头发都快熬白了。心累,身累。干个工程师,少抄不少心,工资少了也认了。

背包客 发表于 4 天前

kevin9832 发表于 2025-7-14 11:49
昨天晚上刷到微信公众号桃子讲质量写的,这是作者你写的?

不是我写的,只是看到了,就复制过来了,分享下

kamire 发表于 5 天前

不管你在工厂哪个岗位,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所以真正逃离的原因往往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或者说希望能有份更轻松的工作

fengshuyiye 发表于 5 天前

换什么工作了

flyerchang 发表于 5 天前

去做审核老师还是创业了?

背包客 发表于 5 天前

flyerchang 发表于 2025-7-13 10:51
去做审核老师还是创业了?

我也在考虑退出

背包客 发表于 5 天前

fengshuyiye 发表于 2025-7-13 09:33
换什么工作了

我也在考虑退出就不回来了

背包客 发表于 5 天前

再也不回来了,不要弄的抑郁了

njkiller 发表于 5 天前

不会去创业了吧

cht6688 发表于 5 天前

感谢分享

haiquanzou 发表于 5 天前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50岁,我终于逃离了质量经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