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件第三方测试、外观描述:表面起泡 剩余图层百分率0%
电泳件在第三方测试中出现表面起泡、剩余图层百分率 0% 且结论不符合的情况,可能由以下多方面原因导致:1、前处理问题
(1)除油除锈不彻底:工件表面若存在油污、锈迹等杂质,会阻碍电泳漆与工件表面的良好结合。在电泳过程中,这些杂质会影响电场分布,使涂层附着不均匀,后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合力不足,就容易出现起泡、涂层脱落的现象,导致剩余图层百分率为 0%。
(2)水洗不充分:前处理过程中的水洗步骤至关重要。如果水洗不彻底,残留的除油剂、除锈剂等化学物质会与电泳漆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涂层的稳定性,进而使涂层出现起泡、剥落等问题。
2、电泳工艺问题
(1)电泳电压过高:电泳过程中,电压是影响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压过高会使电泳漆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过度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的涂层厚度不均匀,且内部应力较大。这种内应力会在后续的干燥或使用过程中释放,导致涂层起泡、开裂甚至脱落。
(2)电泳时间过长:电泳时间过长会使涂层过厚,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使涂层的性能下降。过厚的涂层内部干燥不充分,残留的溶剂等物质在后期会挥发形成气泡,同时涂层与工件之间的结合力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脱落现象。
(3)槽液参数异常:电泳槽液的温度、pH 值、固体含量等参数对电泳效果有重要影响。例如,槽液温度过高,会使电泳漆的稳定性下降,导致涂层出现针孔、起泡等缺陷;pH 值偏离正常范围,会影响电泳漆的电离平衡,使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降低。
3、后处理问题
(1)干燥不充分:电泳后的工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涂层中的水分和溶剂等物质。如果干燥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涂层内部的水分和溶剂无法完全挥发,在后续的储存或使用过程中,这些物质会挥发形成气泡,导致涂层起泡、脱落。
(2)固化工艺不当:对于一些需要固化的电泳漆,固化温度和时间是关键参数。固化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电泳漆无法充分交联固化,涂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能会很差,容易出现起泡、剥落等问题。
3、原材料问题
(1)电泳漆质量不佳:电泳漆的质量直接影响涂层的性能。如果电泳漆本身的树脂含量不足、颜料分散不均匀、存在杂质等,会使涂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下降,容易出现起泡、脱落等缺陷。
(2)工件材质问题:不同材质的工件对电泳漆的适应性不同。如果工件材质表面过于光滑或粗糙,或者存在材质不均匀等问题,会影响电泳漆的附着效果,导致涂层出现起泡、剥落等现象。
4、环境因素
(1)湿度影响:在电泳过程中及电泳后的干燥过程中,环境湿度对涂层质量有重要影响。湿度过高,会使涂层表面凝结水分,影响涂层的干燥速度和质量,导致涂层出现起泡、发白等问题。
(2)灰尘杂质:如果电泳车间环境不洁净,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灰尘、杂质等,这些物质会在电泳过程中附着在工件表面,影响涂层的平整度和附着力,导致涂层出现起泡、剥落等问题。
{:1_180:}{:1_180:}{:1_180:} {:1_89:} {:1_180:} {:1_180:}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刚接手处理一个异常——漆膜表面起泡,分析原因是磷化产品表面磷化膜致密性差,导致大面积起泡 如果有图片就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