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_paolo 发表于 昨天 15:34

汽车白车体钣金工艺不合格情况介绍

汽车白车身零部件钣金工艺不合格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形状和尺寸偏差

外形不符合要求

(1)零部件的整体轮廓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例如车门钣金件,在冲压成型后,边缘曲线可能没有达到设计规定的弧度,出现局部凸起或凹陷,这会导致车门与车身其他部分装配时出现缝隙过大或者无法正常闭合的情况。

(2)对于一些具有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罩,其表面的造型线条如果没有精确成型,会影响汽车的外观美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尺寸超差

(1)尺寸过大或过小是常见的问题。以车身框架的横梁钣金件为例,若长度尺寸超出公差范围,在车身总装时可能无法准确安装到预定位置,影响车身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孔径尺寸偏差也较为关键,安装孔如果尺寸不符合要求,会导致螺栓无法顺利穿过,或者安装后出现松动,影响零部件的连接可靠性。

二、表面质量问题

表面划痕

在钣金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搬运、模具冲压、机械加工等环节都可能产生划痕。例如,使用不合适的夹具搬运钣金件时,可能会在表面留下明显的划痕;在冲压过程中,模具表面的微小杂质颗粒也可能导致零件表面出现划痕。这些划痕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

表面凹陷和凸起

除了形状偏差导致的大面积凹陷和凸起外,局部的表面不平整也很常见。比如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可能会使焊接部位周围的钣金件表面出现小范围的凸起或凹陷,影响表面质量。

锈蚀

如果钣金件在加工过程中防护不当,其表面可能会出现锈蚀。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下加工,或者加工后没有及时进行防锈处理,钣金件表面的金属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锈。这不仅影响外观,还会逐渐腐蚀金属,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

三、材料性能问题

材料变薄或破裂

在钣金冲压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形状复杂、拉伸深度较大的零部件,材料可能会出现过度拉伸导致局部变薄。例如汽车翼子板的某些部位,由于冲压工艺不合理,材料厚度可能低于设计要求,这会削弱零件的强度。

严重时,材料可能会出现破裂现象。当冲压压力过大或者模具间隙不合适时,钣金件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这种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材料硬度不符合要求

钣金工艺中的一些加工操作,如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材料硬度不符合设计标准。如果硬度太高,在后续的加工或者装配过程中,零件容易出现脆裂;如果硬度太低,零件则可能无法承受正常的工作载荷,导致变形。

四、焊接缺陷(如果焊接是工艺一部分)

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严重的焊接缺陷,它可能出现在焊缝金属内部或者焊缝与母材的交界处。产生焊接裂纹的原因很多,如焊接材料选择不当、焊接参数不合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过大等。这些裂纹会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严重时可能导致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

焊接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没有及时逸出,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气孔。气孔的存在会减小焊缝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致密性。例如,在汽车车身框架的焊接过程中,气孔可能会导致框架的承载能力下降。

未焊透和未熔合

未焊透是指焊接时焊缝根部没有完全熔透,未熔合则是指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或焊缝金属内部没有完全熔合在一起。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焊接接头的强度大打折扣,在承受载荷时容易在这些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引发零部件损坏。

TBD16888 发表于 1 小时前

谢谢分享

youyou123 发表于 10 分钟前

多谢分享{:1_18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汽车白车体钣金工艺不合格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