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ERP系统都不好用
在企业ERP系统应用中,“难用”是常见痛点,相关讨论多聚焦于厂商、管理者或员工等单一因素。实则,这一问题源于厂商、购买者与使用者的三方博弈,涉及角色、流程与认知的多重错位,需从底层逻辑剖析。本文将解析国产ERP难用的核心原因:角色错位(厂商懂技术不懂业务、使用者懂业务不懂技术、购买者两者皆不精通)、流程错位(系统标准化要求与企业灵活变通需求冲突)、认知错位(管理者将ERP视为“省心工具”而非管理优化手段)。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包括三方统一目标、建立迭代机制,或由业务部门自主搭建适配系统,阐明ERP好用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推动流程、管理与习惯的变革。ERP系统 一、角色错位先把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真相摆出来:做ERP的人,懂技术,不懂业务;用ERP的人,懂业务,不懂技术;买ERP的人,既不太懂技术,也不太懂业务。这三方,全在各扫门前雪:厂商和顾问,拿了钱,交了货,任务完成;老板和高层,花了钱,安心了,感觉交了差;最后苦的是员工,天天被系统折磨,活没少干,烦恼翻倍。所有人,都只关注自己的局部利益,没人真正在意整体利益。归根到底,国产ERP难用,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产品问题,而是三方根本没坐到一张桌子上。谁都想着你先让一步,谁都不肯动。各玩各的,越玩越乱。 二、流程错位说到底,ERP的底层逻辑,其实很朴素:流程标准化、数据集中化、权限分层管理。它的核心是:把所有业务,变成一张流程图,每个节点、每个审批、每个动作,全都按规则走。问题在这里——这个假设,在中国很多企业站不住脚。特别是中小企业,活下来靠的从来就不是流程标准化,而是灵活变通、现场反应、关系资源、各种土办法。举个例子:仓库主管,提前备货,不是因为流程规定,是因为他知道哪个客户爱催单,怕出事;采购主管,临时改供应商,不是流程设计得好,是因为他有门路,拿得出货。所以,ERP到了很多企业手里,结果只有两个:标准化的流程,跑不动;跑得动的流程,装不进去。结果就出现了一个荒唐现象:你把ERP的流程画得再漂亮,业务部门一用:太麻烦,然后想办法绕系统:手工单先走,系统后补;系统流程先跑一遍,线下再单独操作一套私下流程;更夸张的,干脆连录单都不录,全靠嘴。系统想统一,企业要灵活;系统想规范,企业靠变通,两边对立。那怎么办?有些聪明的人可能就想到了:定制化啊!是,定制化当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本质是“用钱砸流程”。大企业,流程成熟、预算充足,可以搞定。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呢?人少、钱紧、流程变动快、组织扁平,还想少花钱,根本玩不起。 三、认知错位ERP为什么难用,最后一个死结,在管理者的认知错位。说句难听的,很多企业上ERP,根本不是为了优化管理,而是为了“买省心”。很多老板的真实想法,特别简单: “我花钱买系统,不就是图省事、图效率吗?我还能自己天天盯着流程?”背后逻辑就是:钱花了,麻烦应该自动消失。但问题在于,ERP从来都不是“买来就能用”的东西,它是企业管理的“放大镜”——你的流程烂,ERP会放大;你的组织乱,ERP会暴露;你的数据假,ERP会揭穿。而很多老板,只想买个数字化标签,却不想真的动刀子改流程,结果就是:上ERP时敲锣打鼓,觉得自己走在时代前沿;用ERP时怨声载道,发现业务更乱、员工抱怨、效率变低;最后ERP成了背锅侠,半年之后没人用。更可怕的是,老板认知的错位,会导致公司文化的错位:老板不想深管,管理层不敢真推,业务一线干脆阳奉阴违,整个项目表面热闹、内部空心。归根到底,这不是软件问题,是老板、管理者不想面对的组织动刀的痛。 四、ERP难用,怎么解?说白了,ERP难用的事,不是今天才有,也不能靠几句话就能彻底解决。但你真要解,路其实就两条。方法一:老板、厂商、业务人员统一目标。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一句话:一起坐下来,把为什么上ERP这件事聊明白。1. 明确所有人的目标和底线厂商和顾问,别再忽悠什么万能,要老老实实说清楚:哪些流程必须按模板,哪些可以改?业务部门,别光喊难用,必须明确:哪些流程必须先跑通,哪些环节你能接受麻烦一点?老板,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讲明白:你能花多少钱、等多久,愿意动哪些部门、砍哪些流程。2. 重新设定ERP项目的成败标准不要用上线没、验收没、报告写了没来当成功标准,这都是假象,根本没人管你这些。真正的成败标准,只有三条:这条流程,能不能顺利跑完?数据,能不能按时、准确对账?一线员工,能不能在工作量可控范围内,用起来?3. 建立先跑通、后优化的迭代机制。从全公司里,选一条最短、最关键、最容易标准化的流程,先跑起来,比如:仓库的出入库流程;财务的应收应付流程;采购的单一物料流程。跑通之后,再逐步拓展,边用边改、边改边用。 方法二:业务自己动手,自己搭、自己用、自己改当然,如果你的公司根本不具备多部门协调的条件,比如:人少,没那么多角色;钱紧,没预算做大项目;组织结构扁平,天天在变;项目周期短,容不得慢慢磨流程。那就别折腾什么ERP项目了,干脆一点,业务部门自己动手。现在很多工具,早就能做到零代码、低门槛,业务部门自己就能搭系统、画流程、配表单,自己搭、自己改。这里的核心逻辑其实很朴素:1. 谁最懂流程,谁来搭流程。不用再等IT、等顾问,直接让每天做事的人,把流程搬上系统。哪怕粗糙,起码好用。2. 先搭标准、再谈个性。别一上来就想全覆盖,先把最标准、最痛的流程搬上系统,能省一点人工、少一点错就够了。老板要做的事也很简单: 给业务部门放权,设一个底线——别多花钱,流程别断。只要这个底线不破,其他都让业务部门自己琢磨,他们自然会找出合适的节奏。 五、写在最后说到底,ERP难用,从来不是系统的问题,不是工具,是人心不齐。第一,角色错位。厂商、老板、业务,三方根本不是一路人,谁也不想让步。第二,流程错位。 ERP要的是标准化流程,可企业靠的是人脉、土办法、临场反应,两边八字不合。第三,认知错位。太多老板总幻想,买个ERP就能一劳永逸,结果最后只剩一地鸡毛。ERP为什么难用? 不是技术,不是产品,而是这三个错位,注定了结局。但你要记住一句话: ERP,不是买来的,是管出来的。能不能用好,归根到底就看一句话: 敢不敢碰流程、动管理、改习惯。想不明白这个,再好的ERP,买了也白搭{:1_180:} {:1_180:} 小公司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谈流程自己都笑了,规模企业才有流程效应,要不然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然后还说累 还好啊2我们公司用用友U8 还挺好用的比金蝶好用多了 楼主讲的非常好,深刻的道出了中小企业的痛点 {:4_109:} 其实倒是可以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小型企业的系统,不用那么繁琐,能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工具是为了人服务的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