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zhenjun 于 2025-4-14 14:17 编辑
据网络资料整理,包含VDA6.3 2023 P2-P7每个条款最低要求原文及解释,适合于初学者。已补充P6.6.4
1.顾客对最终产品的特定要求(交付可靠性、质量目标、质量绩效等)必须明确。针对相关要求的满足情况需要持续监视、评估和记录。 解释:组织要清楚客户对于成品的要求,如交付可靠性、质量目标、质量绩效。客户一般每年都会签质量协议或质量目标,用于对供应商的考核。 针对客户要求的达成情况,要持续统计、与客户要求的质量目标对比是否达到。 审核中,要查看客户的质量目标,以及达成情况。 2.当出现偏差时,应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执行,以确保其有效性。 解释:当统计出的实际绩效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时,就当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实施措施,以及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审核中,查看客户绩效的达成情况,如果不能达成,查看是否不符合报告? 3.产品依据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存储和发运。 解释:要实施客户要求中针对标识、存储和发运的要求。标识主要箱标签、托盘标签、整批标箱;存储要求包括:每箱的包装方式、每托如何摆放;发运方式:陆运、海运、空运、到货时间、每次至少发货数量等。 审核中,查看实际发货时的产品标识、存储和发运方式与客户要求是否一致。 4.当特殊放行/弃权时,需要按照要求在产品和包装上进行相应的标识。 解释:如产品为让步放行,要有特殊标识,标识内容中包含让步放行的内容。 审核中,查看让步放行的产品是否有特殊的标识。 5.遵守内部和顾客的关于返工或返修产品的标识规范。 解释:如产品有返工和返修,最终的产品上要上返工或返修的标识,以示和正常生产出的产品区分。 审核中,查看返工或返修过的产品是否有标识。 6.要监管对供货产品的处置。 解释:要对交付过程进行管理。从出货、出货检验、运输、交付不同阶段都要有管理和控制。 审核中,查看对交付的每个过程是否有管理。 7.涉及影响顾客的交付中断时,需要及时告知顾客,并与其协商进一步的程序。 解释:当无法满足客户交期时,要与客户进行沟通,沟通不能正常交付的原因和处理方案。并与顾客就供货达成一致。 审核中,查看不能按客户交期供货时,是否有与客户沟通的证据。
|